作者:佚名       来源于:中国民俗文化网


黄酒的分类

一、按黄酒的含糖量分为以下6类:

干黄酒:“干”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,小于 1.00g/100 ml (以葡萄糖计) 。在绍兴地区,干黄酒的代表是“元红酒”。

半干黄酒:半干黄酒的含糖量在1.00~3.00%之间。在生产上,这种酒的加水量较低,相当于在配料时增加了饭量,故又称为“加饭酒”。

半甜黄酒:这种酒含糖份3.00~10.00%之间。

甜黄酒:甜黄酒中的糖份含量达到10.00-20.00g/100ml之间。由于加入了米白酒, 酒度也较高。甜型黄酒可常年生产。

浓甜黄酒,糖份大于或等于20 g/100 ml。

  加香黄酒:这是以黄酒为酒基,经浸泡(或复蒸)芳香动、植物或加入芳香动、 植物的浸出液而制成的黄酒。


二、按黄酒的酿造方法分为以下3类:

淋饭酒:淋饭酒是指蒸熟的米饭用冷水淋凉,然后,拌入酒药粉末,搭窝,糖化,最后加水发酵成酒。口味较淡薄。

摊饭酒:是指将蒸熟的米饭摊在竹篦上,使米饭在空气中冷却,然后再加入麦曲、酒母(淋饭酒母)、浸米浆水等,混合后直接进行发酵。

喂饭酒:按这种方法酿酒时,米饭不是一次性加入,而是分批加入。


黄酒的功能

药酒功能:

《本草纲目》详载了69种药酒可治疾病,这69种药酒均以黄酒制成。
附:
《本草纲目》 - 谷部 - 酒
气味:(米酒)苦、甘、辛、大热、有毒。
主治:
1、米酒:行药势,通血脉,润皮肤,散湿气,除风下气,解马肉、桐油毒。
  2、愈疟酒:治诸疟疾,频频温饮。
  3、五加皮酒:支闰切风湿痿痹,壮筋骨,填精髓
  4、薏苡仁酒:去风湿,强筋骨,健脾胃。
  5、五加皮酒:去一切风湿痿痹,壮筋骨,填精髓
  6、女贞皮酒:治风虚,补腰膝。
  7、地黄酒:补虚弱,壮筋骨,通血脉,台腹痛,变白发。
  8、当归酒;和血脉,坚筋骨,止诸痛,调经水。
  9、菖蒲酒:治风痹,通血脉,疗骨痿。
  10、枸杞酒:补虚弱,益精气,去冷风,壮阳道,止目泪,健腰脚。
  11、人参酒。补中益气,通治诸虚。
  12、茯苓酒:治头风虚眩,暖腰膝,主五劳七作伤。
  13、桑椹酒。补五脏,明耳目,治水肿。
  14、蜜酒。治风疹、风癣。
  15、蓼酒。久服聪耳明目、脾胃健壮。
  16、姜酒。澡贪苋、发热、心腹冷痛。
  17、葱豉酒。解烦热,补虚劳,治伤寒头痛寒热及冷痢肠痛,解肌发汗。
  18、茴香酒。治肾气痛、扁坠牵引及心腹痛。
  19、缩砂酒。消食、和中、下气,治心腹痛。
  20、茵陈酒。治风疾、筋骨挛急。
  21、百部酒:治一世新旧咳嗽。
  22、海藻酒:治瘿气。
  23、松节酒:治冷风虚弱、筋骨挛痛、脚气缓痹。
  24、竹叶酒:治诸风热病。
  25、麻仁酒:治骨髓风毒痛、脚气缓痹。
  26、红曲酒:治腹中及产后瘀血。
  27、花蛇酒:治诸风顽痹、瘫痪挛急、恶疮疥癣。
  28、蝮蛇酒:治恶疮诸瘘、恶风顽痹癫疾。
  29、豆淋酒:破血去风,治男子中风口歪、阴毒腹痛及小便尿血。亦治妇女产后一切中风疾病。
  30、虎骨酒:治臂胫疼痛、历节风、肾虚、膀胱寒痛。
  31、鹿茸酒:澡阳虚痿弱、小便频数、劳损诸虚。




 3/5   首页 上一页 1 2 3 4 5 下一页 尾页

上一篇中国名酒

下一篇波尔多酒 法国葡萄酒王后



 【相关文章




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