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中国酒文化网 文章作者:佚名
 

 

 
 
厚。

其实,中国人是一分重感情、重友情,则倍加珍惜,不会轻易舍弃。这种真挚的情谊平日往往深藏心底,不易显露,而在离别饯行之时却因酒而到了充分的体现。美好的回忆、未来的憧憬、绵绵的离愁、真诚的祝愿...完全在饯行的饮酒中得到了加深,得到了寄托,得到了解脱,得到了慰藉。临别饯酒,实际上意不在酒,而在于这种浩渺无际、深沉无底的情意的交流与贮存。这便是把酒饯行的真谛。


五.藉酒寄情

北宋文坛宗师欧阳修也是爱酒之人,号称「醉翁」。其传世名作『醉翁亭记』,倒说出其爱酒之心实在酒外。「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。山水之乐,得之心而寓在酒也。」这句名言脍炙人口,道出了文士雅饮的基本特征,也揭示出其迥别于凡夫俗子之饮的「风雅之举」。

江上之清风,山间之明月,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,供人恣游饱览,心旷神怡,乐趣无限。故自古即有「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」之说。当人们的心灵思绪为自然山水之秀丽景色所陶醉之时,以酒达情,乘兴酣饮,觥筹交错,倍增其乐。酒在此不过作为一种传达情感的道具罢了。

欢乐时饮酒是如此,忧伤时饮酒亦是如此。同一个李白,既高歌「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」,又浩汉:「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消万古愁。」而在饱尝行路难之后,却又低吟:「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。」此时酒的效力完全受人的主观情感的控制,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变化。

而酒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?

这是因为文人之子,以自己的情趣附着于酒,使酒不仅成为口舌之享受,而且成为精神之寄托。正是在酒中注入了深情所以无论是饮玉液琼浆,还是喝浊酒村醪,其酒格就升高了。所以,陶渊明那无羁无绊的处世态度,无疑与酒趣对他的抚慰解颐亦有关。「欢言所得憩,美酒聊共挥。长歌吟松风,曲尽河星稀。我醉君复乐,陶然共忘机」(『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』),显得是那么恬远而淡泊。


六.藉杯中物以言志

例如,白居易在『长恨歌』中所吟「金屋妆成娇侍夜,玉楼宴罢醉和春。」这些诗句表面上是写君王生活豪华,实际上酒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生活。它又包含着诗人对社会的评价和讽刺。

另外,如李白的『将进酒』一诗,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,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如雪,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天生我才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岑夫子,丹丘生,将进酒,君莫停,与君歌一曲,请君为我倾耳听。钟鼓馔玉不足贵,但愿长醉不愿醒。古来圣贤皆寂寞,唯有饮者留其名,陈王昔时宴平乐,斗酒十千恣欢谑,主人何为言少钱?终须沽酒对君酌。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消万古愁。」

此诗中,虽然写了人生几何,及时行乐,圣贤寂寞,饮者留名的消极内容,但其旷达不羁,视富贵为浮云的胸襟己跃然纸上,其积极上进的深刻含义也是不言而喻的。而这篇千古绝唱,没有酒,则是很难「生」出来的。


七.酒里生灵感.诗画更传神

有人曾这来形容酒的特点:「水的外形,火的性格」,可以说是深得其神韵。酒,那柔弱的外表下翻腾着火一样的热情。酒精的蒸发令人血脉畅通,精力旺盛,思维活跃,头脑反应灵敏,全身蓄积巨大的能量,随时可以爆发,不由自主,不吐不快。

对于艺术家来说,酒的这种特点正可以启人智能,激发灵感,调动全部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,集于一点,如火山喷发,文思如潮,奔腾汹涌,不可遏止。从而产生出强烈的创作冲动和表现欲望,奇想不断,新意迭出,取得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,许多不朽之作亦由此诞生。

酒使诗人与诗歌实现完美的结合,融为一体,因为酒能使大脑皮质兴奋,使人的情绪和思维
|<< << < 1 2 3 > >> >>|

·上一篇文章:无
·下一篇文章:家常送礼的葡萄酒

 
   


【相关内容】

酒的两个大陆

佚名

各种酒的感官要求

佚名

酒的历史故事

佚名

酒的制度——古代酒政的内容

佚名

酒的制度——酒的特殊性

佚名

酒的制度

佚名

酒的制度——酒的制度的解释

佚名

酒的器具——其他酒器

佚名

酒的器具——玉制酒器

佚名

酒的器具——青铜制酒器

佚名